司马懿一生中最畏惧的三位,诸葛亮位居第二,第一人比曹操更强_连曹操_朝廷_政治
司马懿,这个活得比谁都久、忍耐力超强的老狐狸,真的是一辈子都在斗智斗勇,就连曹操都对他忌惮有加。
可别以为他是无敌的,其实他也有怕的人哦。而且,还不止一个呢!
不少人觉得司马懿最害怕的就是诸葛亮,这倒没错,诸葛亮确实让他心里发慌了好几年,不过,他的心头大患可不止这一位。
让司马懿心惊胆战的那位,手段绝对高超,手段比曹操还狠!这个人就是荀彧。司马懿对他避之唯恐不及,主要是因为荀彧的智谋和影响力,真是让人不敢小觑。
家门显赫
展开剩余92%温县在河内,东汉末年这小地方看似不起眼,却冒出一个将改变中国历史轨迹的人物——司马懿。
跟许多凭实力打拼上来的政客不一样,司马懿的家世背景相当显赫。他的高祖父曾是一位将军,在楚汉动荡时期,家族的势力一直保持得不错。
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做过太守,而他老爸更是东汉朝廷的京兆尹,负责长安的治安和行政事务。
在这种家庭环境下,司马懿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。
他聪慧过人,读遍了很多书籍,对《春秋》《左传》等经典非常精通。年轻时,因为才华横溢,受到当时名士的赞赏,大家都觉得他将来必定会有所成就。
司马懿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,这让他对朝廷的政治局势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。
他亲眼见证了东汉末年的动荡,宦官专权、外戚插手、军阀割据,朝廷简直成了个空壳。
这段经历让他领悟到,在动荡的时代,聪明人得懂得忍耐和静待时机,找到合适的靠山和时机,才能保护自己,甚至争取更大的发展。
司马懿从小就显露出卓越的政治敏感度。
据说,有一次当一个官员去拜访他老爸时,小司马懿就凭着那人说话和举动的方式,预见到他未来肯定会遇上大麻烦。
果然,很快这位官员因受贿被撤职调查。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,成为他日后在政治斗争中屡屡胜出的关键本领。
对曹操的敬畏,真是发自内心的。众所周知,曹操不仅才华横溢,政治手腕也极为高明。他的谋略和能力,让不少人心生敬畏。即使在历史上,他的军事才能和治国理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让人不得不佩服。有人说,曹操是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,其实从他的成就来看,能够在乱世中立足,确实需要过人的智慧和勇气。无论是对敌的果敢,还是对友的宽容,他总能在复杂局势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,令人钦佩不已。
公元208年,曹操已然掌握了北方大多数地区,听闻司马懿的才华出众,便派人去邀请他担任自己的谋士。
面对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,司马懿却选择了故作生病,婉拒了邀请。
他非常清楚曹操这个人心思多疑,且擅长用人。如果跟在这样的主身边,自己的举动都会被严密监视,稍不留神就可能惹来灭顶之灾。
司马懿的“生病”一直持续了七八年。
这段时间,曹操多次派人秘密调查,甚至还派亲信去试探。每次一到司马懿那儿,他都表现得快不行了,非但卧床不起就是神志不清。
有一次,曹操派人突袭,司马懿立马假装神智不清,抓起床边的药碗胡乱喝药,药汤顺着嘴角流下来他也毫无察觉。当那人回去汇报后,曹操才真正相信他是病得不轻。
不过,曹操没打算就此罢休。公元219年,曹操当上了魏王,真正把朝廷大权握在手里,随即又发出命令要召回司马懿。
这回,司马懿明白自己再也无法推脱,于是只好接受了文学掾的职务。其实,这段被迫入仕的经历,正是司马懿政治生涯真正起步的时刻。
出仕后的司马懿表现得相当出众,没多久就引起了曹操的注意,得到了青睐。
他为曹操提供了不少谋略,在多次战斗中给出了很有建设性的建议。但有时他的意见也会被忽视。
那会儿,曹操纠结着要不要南下打蜀汉,司马懿建议说,趁着刘备刚刚建立国家,内部还不太稳定,是个好机会出兵。不过,曹操最后没听这个建议。
在襄樊之战时,司马懿建议联合孙权来对付关羽,这一策略最终使关羽大败并丧命,为魏国解决了一个大麻烦。
这些成就让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越来越稳固,不过他在曹操面前始终保持着一份敬畏,言行都很小心,生怕惹怒这个多疑的主公。
曹操去世后,司马懿帮着曹丕在继承权的争斗中战胜了其他对手,顺利坐上了魏王的位置,还在公元220年取代汉献帝建立了魏国。
司马懿在历史上与诸葛亮的对决可谓是经典,二人各有智慧,斗智斗勇。诸葛亮常常展现出超凡的谋略,派遣军队北上,试图削弱魏国的力量。而司马懿则凭借着自己的策略和果敢,逐渐稳住了局势,抵挡住了诸葛亮的攻击。每一次交锋,都让人感受到两位杰出人物之间的智慧碰撞,真是令人瞩目。
司马懿的政治生涯可不是一路顺风的。
曹丕去世后,他的儿子曹叡刚开始执政时,朝廷内的派系斗争相当激烈,结果司马懿一度被排挤出了权力核心。
诸葛亮北伐魏国时,局势异常紧张,这时候曹叡才重新召回司马懿,让他负责抵御蜀军的进攻。
在应对蜀国的军事压力时,司马懿展现了与在朝廷上截然不同的风范。
他没急于求成,反倒选择了防守的策略来应对诸葛亮的北伐。
这个决定体现了司马懿对形势的清晰分析:诸葛亮的补给线太长,根本撑不住;蜀国的实力也有限,根本无法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战斗;再加上诸葛亮本人的身体状况不太好,拖得越久对魏国的优势就越明显。
在诸葛亮多次北上讨伐的过程中,司马懿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克制,他没有被对方的激将法所影响。
有那么一次,诸葛亮特意派人到魏军阵前去嘲讽司马懿,说他是个胆小鬼。
司马懿听了哈哈一笑,转头对身边的将领说:“诸葛亮这是想激我出战,让我上他的当。打仗胜败是常有的事,要是我冲动出征被打败,那魏国的根基可就危险了。”
这种隐忍的策略在五丈原之战中达到了顶点。
那会儿,诸葛亮带着大军驻扎在五丈原,屡次挑衅魏军想让他们出战。司马懿却下令各部队别应战,死守自己的营寨。
诸葛亮派人送来了女人的衣物,狠狠讽刺了一下司马懿,意思是他像个胆小的女人一样躲在军营不敢出战。面对这样的羞辱,司马懿却丝毫不在意,反而一心静待时机到来。
最后,司马懿的计划大获全胜。经过长时间的消耗战,原本就身体虚弱的诸葛亮积劳成疾,最终在军中去世。
诸葛亮一死,蜀军群龙无首,仓促撤退。司马懿这才下令追击,给予蜀军沉重打击。
这场胜利不仅展示了司马懿的军事才华,也稳固了他在魏国的权威地位。
内宅之谋
在司马懿的生活中,让他最为忌惮的其实不是敌人,而是他的妻子——张春华。
张春华出自名门望族,是东汉时期著名人物张奂的后代,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聪慧非常。
她和司马懿的婚姻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门当户对,两人有好几个孩子,其中司马师和司马昭后来成为了魏国权力更迭中的关键角色。
张春华性格很刚烈,手段也相当果敢,在家里她可是绝对的主导。
有一次,为了躲避曹操的征召,司马懿故意装病,结果不得不长期躺在床上。
有位婢女无意中揭露了这个秘密,张春华为了防止消息外传,可能给全家带来灭顶之灾,毫不犹豫地杀了她,并亲自处理了尸体。
丈夫听了很惊讶,她却淡淡地说:“一家人的性命,跟一个婢女的命,哪个更重要?”
张春华不仅是司马懿的妻子,还是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关键支持者和参谋。
她特别擅长把握朝中形势,给司马懿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建议。每次出征之前,司马懿总会和她深入交流,听听她对战局的见解。
多亏了她的支持,司马懿才能在曹魏那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扎下根。
身为一个聪明的政治家伴侣,张春华清楚地明白教育子女的重要性。
她亲自带着孩子们学习经典和历史,帮助他们培养政治敏锐度和处理事务的能力。
在她的教导下,司马家的孩子们都很有才华,这为司马氏家族后来夺取魏国政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。
张春华对丈夫的控制有时会变得非常严格。
有一次,司马懿在某个政策上没采纳她的意见,她竟然威胁绝食,直到司马懿改变主意,她才肯吃东西。
即便是掌握朝中大权的司马懿,回到家里也得对这位家里的主人恭恭敬敬,丝毫不敢懈怠。
历史上,张春华被认为是司马懿最害怕的人物。
就算是面对万军的将军,在面对老婆生气的时候,也难免会小心翼翼。
在中国古代政治中,这种“内宅之谋”可说是常见得很,很多表面上威风凛凛的男性统治者,其实不少都是受到了家中女性的深远影响。
《——【·结语·】——》
司马懿对曹操心存敬畏,对诸葛亮则是巧妙应对,而在张春华面前则表现出屈从,这些都展现了他在不同场合下的多样化态度。
正是这种在动荡时代的智慧与计谋,使得他在瞬息万变的三国时期稳如泰山,也为后代争取魏国的政权做好了准备。
司马懿的经历让我们明白,就算是历史上最强的人物,也有他们无法掌控的事情和人。
发布于:陕西省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